下面進入湖南經視《經視焦點》與省文明辦聯合推出的《文明湖南》。張運和是瀏陽市農業局的一名退休干部,也是長沙市首批兩型公益宣講員,2016年6月入選“湖南好人榜”。他三十年如一日,堅守環保公益宣傳,我們今天就來聽聽他的故事。
洗菜、倒水進盆、再倒進水桶里用來沖廁所,張運和每天的生活離不開低碳環保。正常居民家一年要用兩百多噸水,張運和一家只用八十多噸水。
在日常生活中,張運和踐行環保理念,一直堅持用竹籃子購物,循環利用生活用水,也對垃圾進行分類,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。受他影響,他的家人現在都是手帕一族。
他還利用業余時間編寫了《環保新民謠》一書,書中有550首民謠,自費印刷成6000冊,發放給居民和學生。從1998年他開始編寫100個綠色夢想,后被瀏陽市環保局宣教科用作宣傳資料印發給市民。
張運和
就是我去講課的時候幾句
比較通俗易懂
后來發現教小朋友
他們也容易記
這么多年,陪伴張運和時間最長的是一件穿了26年的衣服,他堅持一定要穿三十年以上。
張運和:
在八十年代 衣服穿幾十年很平常
對現在來說很難得
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
我們不是要你吃苦
而是你能夠利用的東西
我們還是要利用
不僅衣服是不降解的 污染環境
還有在制作過程中用電用水等資源浪費
我們要這樣考慮
在瀏陽河、龍王港河、湘江長沙區域段,經常會出現這么一個身影,倚站河邊觀察水質,蹲身采集河水,用筆在本子上認真記錄,他走遍了瀏陽河、撈刀河、南川河、龍王港河及湘江長沙區域,對這些水系的一草一木都熟悉。
現在,張運和是岳麓區民間河長,每天在湘江邊上巡視,進行文明勸導,成了他的工作日常??吹胶拥郎嫌欣鴣y丟,還是忍不住去撿起。
除了河道兩側的環境是張運和關注的重點,水里的生態平衡,張運和每天都需要記錄下來。
張運和 :
那個就是水葫蘆
我們要隨時關注它的數量變化情況
別看張運和忙活了一上午,精神還挺好。實際上今年64歲的他,上半年還中風過一次,家里人也為此擔心不已,但是為了堅持環保,他總是親力親為。
張運和的女兒 張璋:
我們是很支持他做環保
不過希望他能夠照顧自己的身體
沒有好的身體也不能做環保事業
張運和現在已經是瀏陽市農業局的一名退休干部,說起當年自己從事環保的初衷源于兒時的一次難忘的經歷。
張運和:
我們那農村里吃野貓打野貓吃
有一次我們去查看保護植被時
發現有四只小貓死了兩只
我們就推測
他們吃了的貓就是這群小貓的媽媽
而他們沒有媽媽的哺育就死了
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
生態 動物 人都需要存在
張運和不僅自己熱愛環保,還關愛野生動物,他也影響著身邊人。從2004年開始到現在,持續11年開展拒食野生動物萬人簽名活動,累計有5800余人簽字承諾拒食野生動物,通過這一形式有效推動了公眾參與生物多樣保護活動的開展。張運和三十年如一日,將環保融入生活,將環保踐行到底。
張運和的女兒 張璋:
以前他是抽煙的 我覺得抽煙不好
我就跟他說 你不是提倡環保
抽煙又有污染 肯定不環保
他聽了這話很觸動 就不吸煙了
只要是涉及到環保的事情
他都很堅持
張運和:
環保對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
也是我的信仰